国别报告 | 法国:仓储物流发展趋势与中法合作展望(下篇)
发布时间:25-09-19 来源: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
编写:仉一诺 法国某大学法语专业在读研究生(研二),国际仓储与物流联盟法国实习生。
校对:龚栗瑶 国际仓储与物流联盟品牌传播项目主管
审核:周武秀 国际仓储与物流联盟副秘书长
法国仓储物流行业整体正朝着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和协同化方向发展。企业广泛采用数据分析、智能调度和自动化技术提升仓储与运输效率并增强对市场波动的快速响应能力;通过多模式运输、库存优化和供应链协同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并加快货物流转速度;在政策与市场推动下,新能源车辆、节能仓储设备和绿色包装方案将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实现低碳运营目标;企业、政府和行业组织之间的合作,以及跨境合作与多模式网络建设,将会提升供应链韧性和整体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行业协同化。
为了更好理解这一趋势的形成背景,以下对行业结构及参与者进行梳理,展示趋势发展基础。
一、行业结构与主要参与者
在法国,大型企业、政府政策和行业组织在仓储与物流行业发展中发挥着互补作用。大型企业在市场中具有显著影响力,但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政策引导与协调同样对整体体系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格局方面,Geodis(隶属于法国国铁SNCF)是法国最大、全球领先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之一,2024年收入约113亿欧元,员工约53,000人,服务遍及166个国家,其仓储服务涵盖冷链、电商、汽车、医疗等多个行业。另一家重量级企业Bolloré Logistics(2024年被CMA CGM收购,正逐步整合为CEVA Logistics)拥有全球358家办公室与多个仓储平台,以及超过600,000平方米仓库面积,在高附加值货物管理方面具有优势。ID Logistics则在法国本土管理超过350个仓库,总面积超过7百万平方米,服务电商、快消、医疗与工业等领域,是法国少数专注仓储外包服务的本地集团。此外,专注于冷链物流的STEF,以及DB Schenker、DHL、XPO 等外资品牌在法国运营大量仓储和分拨中心,形成混合型竞争格局。
在企业运作之外,政府政策在物流规划、绿色转型、技术创新和区域协同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法国交通部和经济与财政部是物流政策制定的核心部门。2016年,法国政府发布《France Logistique 2025》战略,旨在提升国家物流竞争力,鼓励多式联运、智能化与低碳化发展。同时,生态转型部负责推动绿色交通与能源转型,直接涉及城市配送低碳化、清洁能源仓储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投资机构如Bpifrance(法国国家投资银行)也通过“France Investissement Logistique”等专项基金支持初创物流技术企业、高端仓储项目及绿色创新应用。
行业协会和公共平台在政策倡导、行业协调与标准制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正如FEDIMAG - 法国国家认可物流服务提供商及公共仓储协会(Fédération nationale des prestataires logistiques et des magasins généraux agréés par l’État)作为国际仓储与物流联盟(IFWL)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法国唯一由政府授权的公共仓库和物流服务行业协会,负责管理公共仓库认证程序、制定行业标准,并为成员企业提供行政、法律、技术和安全等全方位支持。目前仍在积极运行中,为法国物流行业提供权威数据和成本指数。
AFILOG(Association des Acteurs de l’Immobilier Logistique):法国物流不动产行业协会,成员涵盖物流地产商、开发商、城市规划机构,主要推动仓储园区可持续发展;
Union TLF(Union des Entreprises de Transport et de Logistique de France):法国交通与物流企业联盟,涵盖运输、分销、货代、报关等子领域;
AUTF(Association des Utilisateurs de Transport de Fret):法国货运用户协会,代表大型货主(如零售商、制造商)在物流服务标准化与定价谈判中的利益。
此外,还有其他相关行业协会。
图1.法国物流仓储行业协会部分代表
综上,法国仓储物流行业在大型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政府政策引导和行业组织协调的共同作用下,正稳步朝着“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和协同化”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创新和供应链韧性提供坚实基础。
二、全球风险环境下的物流韧性
尽管本土政策与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法国仓储物流体系仍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挑战,这对供应链韧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地缘政治风险正逐渐成为影响仓储规划与物流路线调整的重要外部变量。近年来,欧洲内部政策变化、俄乌冲突、红海通航危机、中欧贸易摩擦等事件频繁爆发,使得法国企业的运输稳定性和成本控制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此外,港口罢工、铁路中断等内部劳资冲突亦加剧风险。例如2023年多次罢工事件一度造成马赛和勒阿弗尔港口货运严重积压,部分仓储企业被迫通过比利时、荷兰等邻国港口转运,增加物流成本与交付时间。为应对这些挑战,部分大型企业已开始推行“库存前置”和“多节点备份”策略,同时政府也加快研究建立关键物流链的应急响应机制,以增强供应链韧性。
能源价格波动是另一大挑战。燃油、天然气和电力价格的不稳定,将直接推高运输及仓储成本,同时影响绿色低碳转型的经济性。物流企业正在通过能源管理优化、仓储节能改造等措施来应对成本压力。
综上,面对多重风险,法国物流企业正加速投资智能化技术、库存优化和多模式运输方案,以增强供应链韧性,确保在复杂变化环境下的稳定运营。
三、国际合作与中法物流案例
在趋势与风险背景下,国际合作正成为提升跨境供应链韧性的重要途径。中法物流合作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两国在物流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涉及铁路运输、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海关协作等多个维度,展现出深层次的互补优势:
在中欧铁路运输方面,法国物流企业(Geodis)于2024年为服饰品牌(Kaporal)提供从中国至法国的全程铁路运输解决方案,该线路穿越中亚至马赛,显著缩短运输时间并降低碳排放,彰显铁路运输在绿色物流及效率改进方面的优势。此外,法国铁路物流集团RLE也积极推进法国至中国的“新丝绸之路”项目,例如为家具品牌(Ligne Roset)提供跨境铁路联运解决方案,体现出法国企业对中欧陆路通道的日益重视。
图2.铁路货运的迅猛发展在中国和欧洲之间开辟了一条新的丝绸之路。铁路运输在22天左右的时间内可覆盖11,000公里,成本低于空运,平均所需时间仅为集装箱船的一半。
在冷链物流合作方面,2025年7月,一列载有高价值易腐物资的中欧冷链列车从中国重庆发往法国朗吉斯(Rungis)市场,标志着首次实现中法之间长距离冷链运输直通。这一线路的开通提升了法国对中药材、食品、医药等冷链商品的接收能力,也展示了双边合作从大宗耐用品向更高附加值产品的延伸。
中法在“第三方市场物流与港口建设”中也展开了实质性合作。例如,在非洲喀麦隆的克里比(Kribi)深水港项目中,法国物流集团(Bolloré)与中国港湾建设公司(CHEC)合资运营港口设施,实现了中法在非洲物流基础设施领域的首次深度联动。项目包含港口运营、铁路配套与多式联运中心,是“一带一路”与非洲开发计划对接的代表案例。
图3.卫星拍摄的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综上,中法物流合作已从传统港航与铁路运输延伸至冷链服务、第三方市场开发及跨境政策协同等多个领域,表现出显著互补性与可持续性。面对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与供应链重构压力,国际合作不仅强化了双边及多边互联互通能力,也为供应链韧性建设注入新动能。
四、结论与展望
法国仓储物流行业正在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协调推动下,稳步向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和协同化发展,在此背景下,企业通过智能化管理、多模式运输、绿色低碳措施和跨境协作不断提升供应链韧性,应对地缘政治、能源波动及劳动力风险等外部挑战。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升级、绿色物流应用以及多模式网络的不断发展,中法及更广泛的国际物流合作模式有望进一步拓展,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支撑,也为全球物流体系创新与合作提供参考。
参考来源
1.中国日报官网 https://www.chinadaily.com.cn
2.DocShipper China物流服务平台官网 https://china.docshipper.com
3.Geodis物流集团官网 https://geodis.com
4.法国国铁(SNCF)集团官网 https://www.groupe-sncf.com
5.中国一带一路网 https://www.yidaiyilu.gov.cn